袁枚曾经在《随缘食谱》中如是描写:
余向不喜武夷茶,厌其浓苦如饮药。然丙午秋,余游武夷,到曼亭峰、天游寺诸处。僧道争以茶献,杯小如胡桃,壶小如香橼,每斟无一两,上口不忍遽咽,先嗅其香,再试其味,徐徐咀嚼而体贴之,果然清芬扑鼻,舌有余甘,一杯之后,再试一二杯,令人释躁平矜,恰情悦性,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,阳羡虽佳而韵逊矣,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感。故武夷享天下盛名,真乃不忝,且可以冲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。
这是一段袁枚还不知晓武夷茶冲泡方法而不喜武夷茶的论述。后来其有缘遇见僧道献茶以合适的冲泡方式泡饮,袁枚对武夷茶的看法并有了高度的评价,这充分说明了泡饮的方法的正确与否对一泡茶的影响何其重大。
武夷岩茶目前比较常见的有两种冲泡方法:,一曰盖杯法、二曰虚杯法
盖杯法:
此法较为简便,也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武夷岩茶冲泡法。
一般为温杯后,在盖杯中放入五分之二或者五分之三的茶叶(因盖杯容量差异其量亦有差异)高冲满杯,用盖刮去水面泡沫,将盖倾斜放好。10秒。20秒,30秒等依照泡数差异提盖闻香,出水,可反复多次。每增加一次冲泡,盖停时间需要做适度调整,以便可溶物析出。一般优者常言8—9泡乃有余香。
虚杯法:
此法比较讲究,素有品茶四宝之说:玉书碾(烧水陶瓷壶)、汕头风炉(红泥炉)、孟臣罐(宜兴紫砂壶)、若琛瓯(小白瓷杯)。
因如今用此法泡饮的人较少具体的泡饮步骤品饮方法简略,其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可以稍作提醒。如用茶盅先入盅再分注小杯,不宜使用滤抖过滤,以免影响茶质。品饮的时候应当先闻其香后品其味,不可一口吞,需啜英咀华,武夷岩茶首重岩韵,味以活甘清香为正,并十分讲究山骨,喉韵,咀底,杯底香等体感享受,不可心急,而要细品。
综上所述,品饮武夷茶的时候应当注意要有清净的环境,适当的茶具,按照一定的冲泡程序,冲泡饮用,欣赏之,方可以领略你其中奥妙。
最新新闻